顯示具有 血友病 (Hemophili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血友病 (Hemophili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台北榮總桃園分院 血液腫瘤科增設血友病 門診 2013/7/25

即日起, 台北榮總桃園分院 血液腫瘤科,  增設血友病門診,
時間為 星期一至星期四早上8:30~11:30, 地點為 血液腫瘤科門診 20 診

由 血液科專科醫師 黃昱中醫師 施霽修醫師 看診,

可提供 大桃園地區血友病病友 就醫需要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南市醫整合照護中心 全方位顧血友病患 (聯合新聞網 2013/7/22)

台南市立醫院昨天成立血友病整合治療照護中心,未來希望提供給患者全方位的照顧。
中心昨天在院內揭幕啟用,設有專屬的就診空間,溫馨而舒適,提供冰箱供患者存放注射藥物,醫院與台灣省關懷血友病協會合作,邀請病友到院內參觀,參與講座活動等。
范姓病友家屬表示,台南市過去並沒有整合照顧中心,患者多數都分散在各家醫院的各科治療,但血友病事實上是全身性的疾病,非常需要整合醫療。
昨天有數十名病友與家屬到場,分享一路走過來的心得,病友家屬陳進興表示,血友病目前已有穩定的治療計畫,但兒子多年前罹病,一路走來非常艱辛。
陳進興的兒子37歲,在公務機關服務,除行走略有不便外,一切與常人無異,陳進興表示,兒子出生沒多久注射疫苗時,醫師就發現不對勁,檢驗出血友病,最早他輸自己的血給孩子,但效果不好,後來有凝血因子後,每月要花3萬元為孩子治病,「當時我的薪水一個月只有1萬多元」,可說是為孩子賣家產,還好健保開辦,救了一個家庭。
兒子昨天也到場,對於父親給予的照顧,感激在心,認為如果沒有爸爸他長不到這麼大。
范姓家屬也表示,血友病的孩子都是從小發病,父母為了照顧,耗盡心血,工作上班,最怕的就是接到學校的電話,怕兒子有意外,即使小心照顧,國中時仍發生嚴重的感染,造成敗血,差點小命不保,而陪伴孩子面對疾病與健全性格,更是艱難。
市醫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楊成表示,醫院整合血腫科、復健科、骨科及牙科等相關的科別,提供完整照顧,患者不必一科科掛號,還會定期舉辦健康講座與衛教服務,都可提高患者生活品質。


全文網址: 南市醫整合照護中心 全方位顧血友病患 | 醫二三事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1/8043194.shtml#ixzz2Zl6xouFC
Power By udn.com

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怕血媽咪克服障礙 血友病女卡片謝恩 (自由時報)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27歲的周佳慧在9歲時才確診是血友病友。在她唸小學2年級以前,只要一不小心咬到舌頭,就會血流不止。媽媽為了照顧她,不得不克服「怕血」的心理障礙,才使得她能健康長大;在母親節前夕,佳慧感謝媽媽多年來的細心照顧,現在要換她照顧媽媽。
陪愛女進出急診百次 也曾嚇暈
佳慧在外觀上與一般女孩沒有差異,但她卻是千萬中選一的女性罕見出血性疾病患者,更因為同時缺乏第五及第八凝血因子,在施打第八凝血因子製劑外,另需輸血漿補充第五凝血因子,由於過敏體質,幾乎每次治療都是「搏命演出」,佳慧的母親陪著她經歷電燒、打針及進出急診近百次,也曾數度因為驚嚇擔憂,直接在診間昏厥。
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創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沈銘鏡表示,血友病是一種基因缺陷的疾病,會影響血液的凝血功能延長凝固時間。目前台灣約有1000位血友病友,血友病至今並無治癒的方法,需固定補充凝血因子,現在已有第七、第八及第九凝血因子的基因工程製劑,可取代傳統血漿的感染高風險,但仍有極少數像佳慧這樣缺第五凝血因子,仍需輸注血漿,因此依然極需治療上的進步。
病友協會昨日舉行會員大會暨母親節活動,超過百位血友病友帶著母親共度溫馨母親節,病友們更紛紛寫下對母親的愛;佳慧則是在卡片上寫著:「我要跟媽媽說謝謝,也希望在接下來的人生,有更多的時間換成我來照顧她和愛她…。」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 自由時報

進一步參考資料: combined factor V and factor VIII deficiency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幼童瘀青像家暴 血友病惹禍 (聯合新聞網)


明明父母細心照料,但一歲多的宥宥卻常全身瘀青,鄰居以為他遭受家暴,連家人帶他到住家附近的兒科診所看病時,醫師也懷疑可能是家暴個案。後來抽血檢查才發現,宥宥罹患重度血友病,家長險些蒙上不白之冤。羅東博愛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游介宇表示,血友病是一種先天缺乏凝血因子的疾病,全台約有1500名患者,其中七成為第八凝血因子出問題,特徵是血液凝固功能異常,身上經常出現不明瘀青。宥宥在一歲前就跟其他寶寶沒兩樣,但開始學爬後,身體皮膚常一塊紫、一塊青。父母認為是寶寶學走路時意外碰撞造成,還常被長輩責怪,沒好好照顧寶貝孫子。儘管後來家長在家中的桌椅加裝泡棉,但孩子瘀青卻越來越嚴重。當宥宥媽媽帶孩子至公園散步時,常有人竊竊私語,誤認為宥宥遭受家暴,才會體無完膚全身瘀青。游介宇指出,中重度血友病患大多在兒童時期就會有出血症狀,膝、肘及踝等關節為最常出血的三大部位,儘管沒有碰撞,但關節、肌肉等深層組織會出現瘀青。由於同一部位關節反覆三次以上出血,容易造成關節變形、僵硬甚至導致終身殘障等不可逆的傷害,必須適時補充凝血因子才能止血,甚至可以預防出血。今年1月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一份報告,顯示血友病童使用第二代第八凝血因子所產生的抗體風險偏高,與新一代藥物相較,出現抗體風險高出六成。游介宇強調,一旦產生抗體,就會降低用藥安全性。第三代第八凝血因子透過基因重組技術、奈米過濾等純化,可有效降低病毒感染風險,進一步提升血友病患者的用藥安全性。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蘇勇誠建議,中重度血友病患應採取預防性治療,定期施打固定劑量的凝血因子,來維持體內凝血因子濃度,降低關節或肌肉處的出血狀況,進而預防關節傷害。
【2013/04/1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幼童瘀青像家暴 血友病惹禍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831615.shtml#ixzz2QVz96j1V
Power By udn.com

資料來源及版權所有: 聯合新聞網

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血友病患騎單車一次一小時為限



Q: 血友病患適合騎單車運動嗎?一次可騎多久?若一周要慢慢騎5天,需補充凝血因子嗎? 

A

血友病患從事激烈、有肢體接觸運動,確實可能會因關節過度伸張,引起深部關節出血致血流難止,但若平時有定期補充凝血因子,仍可騎單車運動,但建議不要超過一個小時,一周不要超過三天,且須按平時治療時程定期補充凝血因子,不用額外補充,騎乘過程應慢慢騎,避免高速騎乘與擦撞。 

避免激烈運動

一般而言,血友病患經治療後,仍可如一般人運動,而適量運動也可強化關節肌肉、避免出血,不過,建議游泳、健走等溫和運動,避免跑步、籃球等激烈或有碰撞運動。 

諮詢專家: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楊慕華
採訪整理:記者高子航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