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imatinib (Glivec)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imatinib (Glivec)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Imatinib (如Glivec) 健保給付規定 2013/9/1: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 惡性胃腸道基質瘤(GIST),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h+ ALL)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症候群(HES/CEL), 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DFSP), PDGFR


Imatinib (Glivec)(91/5/193/7/197/8/199/6/1100/ 2/ 1102/9/1) 紅色處為本次修正條文
限用於
1.治療正值急性轉化期 (blast crisis)、加速期或經ALPHA-干擾素治療無效之慢性期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CML) 患者使用。
2.用於治療初期診斷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的病人。
3.惡性胃腸道基質瘤(GIST)
(1)   治療成年人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的惡性胃腸道基質瘤。
(2)   作為成人胃腸道基質瘤完全切除後之術後輔助治療,符合下列一項條件可使用3年,須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
A.  腫瘤大於10公分。
B.  有絲分裂指數> 10/50 HPF( high power field)
C. 腫瘤大於5公分且有絲分裂指數> 5/50 HPF( high power field)
D. 腫瘤破裂。
4.治療初診斷為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h+ ALL)且併用化療之成年人。(99/6/1)

5.未曾使用imatinib 治療之成人復發性或難治性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h+ ALL)之單一療法。(99/6/1)

6.下列適應症患者必須在第一線的藥物如hydroxyurea;corticosteroid等無效後,經事審查核准才可使用,且每6個月需重新申請審查。(99/6/1)
(1)治療患有與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PDGFR)基因重組相關之骨髓發育不全症候群(MDS)/骨髓增生性疾病(MPD)之成人。
(2)治療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症候群(HES)/或慢性嗜伊紅性白血病(CEL)且有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PDGFR)基因重組之成人患者,且存在器官侵犯証據者。

7.治療患有無法手術切除、復發性或轉移性且有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PDGFR)基因重組之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DFSP)之成人患者。 (99/ 6/1)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按時用藥 血癌可以像慢性病 (聯合新聞網)

【聯合晚報╱李樹人】
為了增加戲劇張力,許多偶像劇、鄉土連續劇常安排主角罹患血癌,像得了不治之症。醫師指出,血癌種類相當多,治療方式也不同。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為例,只要按時用藥,其實跟高血壓等慢性病沒兩樣。

血液病學會暨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2013年度學術年會今天在台北舉行,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治醫師徐思淳指出,口服標靶藥物直接取代傳統治療,可改變血癌病友的命運。徐思淳表示,第一代標靶藥物「基利克」治療效果良好,但仍有三成患者未能達治療目標或產生抗藥性。第二代標靶藥物包括「柏萊」、「泰息安」能幫助更多患者更快達到治療目標,並減少抗藥性。健保局今年4月1日起將原本用在第二線治療的第二代TKI抗癌藥物「柏萊」,提早至第一線使用,並給付每天服用一次。台大醫院內科教授唐季祿說,「這讓醫師多了一個有效的武器,可依患者的身體狀況選擇最適合的藥物!」唐季祿指出,血癌病友每天只需服用一次「柏萊」,藥效不受飲食影響。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則需要長時間治療,用藥的順從度和便利性是治療的重要考量因素。由於大部分患者仍可正常工作,服藥的方便性就顯得重要。
徐思淳說,根據最新研究資料,透過分子檢驗RT-PCR監測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致癌基因BCR-ABL的表現量,就可預測患者治療效果。臨床發現,第二代標靶藥物可更快更有效達到治療目標。在治療三個月後,致癌基因BCR-ABL能下降達到國際治療標準的10%以下就代表病患可以獲得較好的疾病控制。他建議,病患每三個月就應抽血檢測。「每種藥物皆有不同的副作用」徐思淳強調,「柏萊」、「泰息安」、「基利克」各有其侷限性,例如,患者如有糖尿病,就不建議使用「泰息安」;肺部功能欠佳,則不可服用「柏萊」;怕身體浮腫的患者,則不要選擇「基利克」


全文網址: 按時用藥 血癌可以像慢性病 - 用藥停看聽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0788#ixzz2QVslurta
Power By udn.com

資料來源及版權所有: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