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晚期肺癌治療 「得舒緩」健保給付放寬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國內每年新增近萬名肺癌患者,肺癌已躍升為國人死亡率最高癌症。健保局將放寬抗癌標靶藥物「得舒緩」(Tarceva)給付,自4月1日起,得舒緩將改列第一線給付用藥,針對晚期肺癌無法開刀或肺癌轉移,且使用化療病情穩定患者,使用得舒緩可獲健保給付,預計1千多人受惠。
衛生署統計國人10大癌症死因,肺癌自2007年起,已連續5年名列第一,每年約奪走8千人性命。健保局除了去年6月通過標靶藥物「艾瑞沙」(Iressa)作為晚期肺腺癌的第一線用藥外,「得舒緩」在取得衛生署放寬適應症後,如今又獲得健保局同意可列為第一線維持療法用藥,估計1年可造福1千多名患者,每人每月可省下3、4萬元藥費。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國內肺癌病人中,約85%屬於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多屬腺癌。他說,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針,仍以手術切除為主,術後視病情搭配輔助性化療,以增加癌症控制率。
不過,部分肺癌病人較晚就醫,造成腫瘤變大或出現轉移,無法手術切除,此時只能依賴傳統化療或選擇標靶藥物。陳育民說,「得舒緩」和「艾瑞沙」標靶藥物,皆屬於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阻斷劑,但使用「艾瑞沙」前,病人須做基因檢測,確認肺癌細胞帶有EGFR突變,如此才有效果。
至於「得舒緩」的適用對象,則以未做基因檢測,或基因檢測發現EGFR突變呈陰性反應的病人。陳育民說,根據國外最新研究,即使是晚期肺腺癌病人,化療後若病情穩定,再單獨給予「得舒緩」,每天口服一次,可延長病人壽命。不過,「得舒緩」仍有副作用,包括全身性皮膚疹、甲溝炎、惡心及嘔吐等。
健保局表示,「得舒緩」事前需通過審查,患者才能核准使用。



全文網址: 晚期肺癌治療 「得舒緩」健保給付放寬 - 健保資訊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47773#ixzz2Oqm8AUo1
Power By udn.com 

Eltrombopag (如 Revolade) 健保給付規定: 血小板缺乏紫斑症


Eltrombopag (如 Revolade) 
限用於成年慢性自發性(免疫性) 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TP) 且對於其他治療(例如:類固醇、免疫球蛋白等)失敗患者,需接受計畫性手術或侵入性檢查且具出血危險者,且符合下列條件者:
1.脾臟切除患者: 
(1)血小板<20000/uL 
(2)限用 8 週。

2.不適合進行脾臟切除患者:
(1) 血小板<20000/uL。 

(2)限用 8 週,並須經事前審查核
准後使用。 

全民健保藥物給付規定(100/8/1、101/9/1)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Bortezomib(如Velcade )萬科(健保給付規定):多發性骨髓瘤,被套細胞淋巴瘤


Bortezomib(如Velcade for Injection):萬科
限用於 
1.合併其他癌症治療藥品使用於多發性骨髓瘤病人:(99/3/1、100/10/1、101/6/1)
(1)每人以8個療程為上限。(99/9/1) 
(2)需經事前申請後使用,每次申請4個療程。(101/6/1) 
(3)使用4個療程後,必須確定藥物使用後paraprotein (M-protein)未上升 (即表示為response或stable status),或對部分non-secretory type MM病人以骨髓檢查plasma cell之比率為療效依據,方可申請使用後4個療程。(101/6/1) 
(4)若病患於前4個療程符合前項規定(3)之療效,則後續4個療程可保留,於疾病復發時,再行申請使用。(101/6/1) 


2. 曾接受過至少一種治療方式復發或無效後的被套細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病人(98/2/1)
(1)每人以8個療程為上限。(99/9/1) 
(2)每日最大劑量1.5mg/m2/day;每個療程第1, 4, 8, 11日給藥。 
(3)使用4個療程後需再評估,確定有效後,則可再使用4個療程。 (4)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


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規定(96/6/1、98/2/1、99/3/1、99/9/1、100/10/1、101/6/1) 

大腸癌新標靶藥 藥效高達6成 (蘋果日報)




大便有血,難道得了大腸癌?(設計對白)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資料顯示,大腸癌是人數最多的癌症,每42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賴基銘醫師表示,由於大腸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因此大多數患者確診時癌細胞已轉移,若選擇新標靶藥物治療,藥效可達6成,建議確診後應盡快服藥治療,若能使病況好轉至可手術切除病灶,存活期將增加約1倍。

賴基銘醫師表示,大腸癌轉移患者過去僅能以化療藥物治療時,藥效僅達2成,隨著醫學發達,化療藥物效果逐漸提升至4成,後來出現新標靶藥物後,藥效更是達到6成,但就算藥物再進步,若不能開刀切除病灶,存活期仍然相當短,以大腸癌轉移患者為例,若不能開刀,存活期為11~12個月,若可開刀則延長至20多個月,增加約1倍,因此一確定為大腸癌轉移時,就建議立即接受新標靶藥物治療,把握時機將病況控制住,甚至讓病況好轉,才能增加開刀的機率。 

【這樣做】應定期篩檢

50歲後建議每2年進行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常吃油膩食物、又沒有運動習慣,則建議提前至40~45歲檢查。若有相關家族史,則要提早至30歲起每2~3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若已有腸息肉,更要每年檢查一次。 

忌高油食物

若偏好高油脂食物如香腸等,又沒有攝取足夠的纖維質,也容易罹患大腸癌,因為這樣的飲食習慣較容易便祕,糞便經常停留在大腸內刺激腸道,較容易因此產生腸息肉,增加罹癌危險。 

選擇標靶藥

若為大腸癌轉移,標靶藥有Cetuximab、Bevacizumab兩種新藥物,兩者藥效相當,且都有健保給付,但其中Cetuximab需進行基因檢測,需1周才知道結果,而Bevacizumab類藥物可直接使用,較能盡早開始治療。 

要堅持到底

大腸癌轉移患者治療時,首要面對的就是藥物的副作用,包括化療藥物引起的嘔吐,或標靶藥物可能引發的皮膚紅疹、搔癢、甚至出血等,建議要堅持下去繼續治療,可與醫師討論如何緩解不適症狀。 

【醫師說】

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賴基銘醫師
大腸癌轉移患者也要多補充營養,盡可能維持體重,才有體力接受後續治療。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 2013/3/27

備註: 
1. Cetuximab (Erbitux) 須進行K-Ras基因檢測,  K-Ras陰性腫瘤病患對於cetuximab合併化療效果較好
2. Bevacizumab (Avastin) 由於目前尚無明顯治療預測因子, 故可直接申請在轉移性大腸癌第一線治療

至於臨床上需要使用哪一種標靶藥物, 建議病患與您的腫瘤主治醫師討論後決定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Azacitidine (如vidaza)(健保給付規定2013/1/1):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

9.44. Azacitidine(如Vidaza
1. 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高危險性病患:頑固性貧血併有過量芽細胞(RA with excess blasts, RAEB)、轉變中的頑固性貧血併有過量芽細胞(RAEB in transformation, RAEB-T)、及慢性骨髓單核細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CMMoL)。
2. 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申請事前審查時必須確定病患無病情惡化至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即可繼續使用。
(1) 第一次申請4治療療程。
(2) 第二次開始每3療程申請一次。
3.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定義:骨髓芽細胞(myeloblast)大於30 %

Everolimus (如Afinitor) 癌伏妥(健保給付規定2013/1/1):腎細胞癌, 成人胰臟內分泌腫瘤

Everolimus
9.36.1.Everolimus 5mg10mg (Afinitor 5mg10mg):(100/2/1102/1/1
1.   治療使用sunitinibsorafenib治療失敗之晚期腎細胞癌病患。
2.   使用於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成人病患,需同時符合下列條件:(102/1/1
(1)無法切除或轉移的成人胰臟內分泌腫瘤,其分化程度為良好或中度,或WHO 2010年分類為G1G2者。
(2)為進展性腫瘤,即過去12個月影像檢查為持續惡化者(RECIST定義為疾病惡化者)。
(3)不可合併使用化學藥物或其他標靶藥物。
(4)除因病人使用本品後,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或耐受不良之情形外,本品與sunitinib不得轉換使用。
3.   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每次申請之療程以3個月為限,送審時需檢送影像資料,每3個月評估一次。

資料來源: 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規定:(100/2/1102/1/1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Nilotinib (如Tasigna) 泰息安(健保給付規定2012/7/1):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


Nilotinib (如Tasigna) 泰息安
  9.32.1.Nilotinib 200mg (Tasigna 200mg
98/6 /199/1/1
1. 限用於治療對imatinib 400MG ()以上耐受性不良或治療無效的「慢性期或加速期費城染色體(Philadelphia chromosome) 陽性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成年患者」。
2. 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送審時必須檢附耐受性不良或治療無效的證明。
3. Nilotinibdasatinib不得合併使用。

9.32.2.Nilotinib 150mg (Tasigna 150mg) (101/7/1)
1.  新確診之慢性期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

資料來源: 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規定 98/6/199/1/1101/7/1

備註: First line dose :300 mg bid 
        Second line dose: 400 mg bid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質子治療直射癌灶 傷害減少(聯合新聞網)

質子治療預計明年正式運用於國內的癌症患者,台灣放射腫瘤學會表示,今年會更積極與日本進行學術交流,分享日本發展中的重粒子治療。
為治療癌症,幾年前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曾經想引進造價更高的重粒子治療,後來因為長榮不符合設立資格打消念頭。台灣放射腫瘤學會今天與日本「佐賀國際重粒子線癌症治療財團」簽訂學術交流協議,希望在國內繼續推廣重粒子癌症治療資訊。

台灣放射腫瘤學會秘書長趙興隆說,目前國內的放射治療,是以直線加速器射出X光,但這種放療在體表的能量最強,但穿過皮膚到達體內腫瘤時,能量只剩下40%至50%,不僅會影響消滅腫瘤的療效,對腫瘤後方的正常組織,仍剩下10%至20%的能量,治療癌症同時也會對正常組織造成傷害。

質子、重粒子治療射線的物理特性不同,可以直接設定射線到達一定深度才釋放能量。因此可依據不同病患體內的腫瘤深度、位置,「直搗黃龍」定點照射,減少對正常組織的破壞。

資料來源:聯合晚報

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細胞療法大突破 8天掃血癌 (聯合新聞網)



2013/03/22
【聯合報╱編譯馮克芸/綜合報導】廿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以基因技術改變免疫細胞來對抗癌症的治療辦法,首度出現令人寄予厚望的結果:五名急性白血病(俗稱血癌)患者在接受細胞療法後,病情緩解,其中一人的癌症跡象甚至在八天內完全消失。
紐約時報報導,這項實驗性療法目前只在少數病患身上有效,但專家認為細胞療法大有可為,未來或許可以治療各種惡性腫瘤,包括其他類型白血病,以及像前列腺癌等器官腫瘤。
這項研究發表在廿日出刊的「科學轉化醫學」期刊,主要作者是美國紐約史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白血病專家布倫特金斯,他說:「我們希望細胞療法能奏效,但未能預測到它的反應如此迅速而深遠。」
在這項研究中,五名年紀從廿三歲到六十六歲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在化學療法失敗後,接受實驗性細胞療法。研究人員先擷取病患體內免疫系統中負責對付感染和疾病的T細胞,用基因技術加以改造,讓它們專門攻擊存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細胞內的CD19蛋白質,然後把經過改造的T細胞輸回病患體內,去獵殺白血病細胞。
這項研究規模雖小,但效果極為顯著,五名病患的白血病皆根除,接受細胞療法時間最長者是五十九天。其中兩人病情嚴重,接受細胞療法後反應強烈,曾發高燒和血壓劇降,必須送進加護病房。
五名病患中有一人在接受治療的八天之後,體內癌症跡象完全消失。
研究人員未能測出細胞療法的療效能維持多久,因為五名病患中有四人在病情緩解後,接受骨髓移植,其中一人在兩個月後因肺栓塞死亡;第五人在九十天後白血症復發死亡。


全文網址: 細胞療法大突破 8天掃血癌 - 抗癌新知 - 癌症防治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46817#ixzz2OHldkL4b
Power By udn.com 


延伸閱讀
1. Novel cellular therapies for leukemia: CAR-modified T cells targeted to the CD19 antigen Brentjens RJ, Curran KJ 2012;2012:143-51. doi: 10.1182/asheducation-2012.1.143.
2. CD19-Targeted T Cells Rapidly Induce Molecular Remissions in Adults with Chemotherapy-Refractory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Sci Transl MedVol. 5, Issue 177, p. 177ra38  Sci. Transl. Med. DOI: 10.1126/scitranslmed.3005930

Dasatinib (如 Sprycel)柏萊(健保給付規定2013/4/1):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


Dasatinib (如 Sprycel): 柏萊
限用於: 

1.第一線使用(102/4/1): 
(1)治療新診斷的費城染色體陽性之慢性期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成人。 
(2)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 

2.第二線使用: 
(1)治療患有慢性、加速或急性期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對先前經 imatinib 400mg(含)以上治療後有抗藥性或無耐受性的成人。
(2)治療患有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且對先前經 imatinib 400mg(含)以上治療後有抗藥性或無耐受性的成人。
(3)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送審時需檢送病歷及對 imatinib 耐受性不良或無效的證明 

資料來源: 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規定(98/1/1、102/4/1)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Erlotinib (如Tarceva) 得舒緩(健保給付規定2013/4/1):肺癌治療

Erlotinib ( 如 Tarceva ) : 口服標靶藥物 得舒緩 

最新給付規定於2013/11/1 修改, 

詳見http://tyvhcc.blogspot.tw/2013/10/erlotinib-tarceva-2013111.html 

1、限單獨使用於
(1) 已接受 4 個週期 platinum 類第一
線化學療法後,腫瘤範圍穩定 (stable disease,不含 partial response complete response)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肺腺癌的維持療法。(102/4/1)

(2) 先前已使用過 platinum 類第一線化學治療,或 70 歲(含)以上接受過第一線化學治療,但仍局部惡化或轉移之腺性非小細胞肺癌之第二線用藥。(97/6/1
(3) 先前已使用過 platinum 類及docetaxel paclitaxel 化學治療後,但仍局部惡化或轉移之非小細胞肺癌之第三線用藥。

2、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若經事前審查核准,因臨床治療需轉換同成份不同含量品項,得經報備後依臨床狀況轉換使用,惟總使用期限不得超過該次申請事前審查之療程期限。(97/6/1)
(1) 用於已接受 platinum 類第一線化學療法後,病情穩定之維持療法:檢具確實患有肺腺癌之病理或細胞檢查報告,並附已接受 4 個週期 platinum 類第一線化學療法後,腫瘤範圍穩定(stable disease,不含 partial response 或 complete response)之影像診斷證明(如胸部 X 光、電腦斷層或其他可作為評估的影像)。 (102/4/1)
(2) 用於第二線用藥:檢具確實患有非小細胞肺癌之病理或細胞檢查報告,並附曾經接受 platinum 類第一線化學治療,或 70 歲(含) 以上接受過第一線化學治療之證明,及目前又有疾病惡化之影像診斷證明(如胸部 X 光、電腦斷層或其他可作為評估的影像),此影像證明以可測量(measurable) 的病灶為優先,如沒有可以測量的病灶,則可評估(evaluable) 的病灶亦可採用。(97/6/1)
(3) 用於第三線用藥:檢具確實患有非小細胞肺癌之病理或細胞檢查報告,並附曾經接受第一線及第二線化學藥物如 platinum(cisplatin 或 carboplatin)與 taxanes(paclitaxel 或 docetaxel)治療之證明,及目前又有疾病惡化之影像診斷證明 (如胸部 X 光、電腦斷層或其他可作為評估的影像),此影像證明以可測量(measurable)的病灶為優先,如沒有可以測量的病灶,則可評估(evaluable)的病灶亦可採用。(97/6/1)
(4) 每次申請事前審查之療程以三個月為限,每三個月需再次申請, 再次申請時並需附上治療後相關臨床資料,如給藥四週後,需追蹤胸部 X 光或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一遍,評估療效,往後每四週做胸部 X 光檢查,每隔八週需追蹤其作為評估藥效的影像(如胸部 X 光或電腦斷層)。(101/5/1)
3、(略)
4、(略) 

資料來源: 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規定96/6/1 96/8/197/6/1101/5/1102/4/1)

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第二期大腸癌患者是否需要 輔助性化學治療

摘要
大腸直腸癌目前已經是台灣十大癌症之首,其癌症致死率也位居第三。約百分之七十的病患在診斷時其腫瘤僅在局部,可以進行手術切除。但其中許多病患在手術後仍會發生局部復發或轉移的現象。過去研究顯示,第三期大腸癌術後使用以5-氟尿嘧啶為主的輔助化學治療,對於改善病患的整體存活期以及無病存活期,成效顯著;而近年來的臨床試驗也顯示以氟尿嘧啶加上奧利沙鉑的化療處方,可能有更好的療效。然而,對於第二期大腸癌病患而言,在術後該不該接受輔助化學治療,仍有爭議。其中,具有一些高復發風險因子的病患,接受輔助化性學治療可能有所助益,但仍需進一步前瞻性的臨床試驗才能證實其療效。


前言
大腸直腸癌目前已成為台灣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一,死亡率排名第三的癌症。手術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療方式;然而,手術後的局部復發或轉移仍是造成病患死亡的主因。第一期及第二期(局部淋巴結無轉移)的大腸癌病患,整體預後較佳,單用手術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到約75~95%。而在第三期(局部淋巴結有轉移)的病患中,復發機率可超過50%。許多臨床試驗已清楚證實輔助性化學治療可顯著降低復發的風險。但是近年的研究顯示,許多具有高復發風險因子的第二期大腸癌病患,其發生復發的機會已經逼近第三期的病患。然而在現有的臨床研究中,輔助性化學治療在第二期病患的角色仍有爭議。本文將探討此一問題,另外也將介紹目前大腸直腸癌的輔助性化學藥物的演進。

5-氟尿嘧啶(5-FU)為主的早期治療經驗
5-FU的一個主要作用機轉是經由抑制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etase),進而影響嘧啶核甘酸合成(pyrimidine nucleotide synthesis),是大腸癌藥物治療中一個最重要的基石。在1970年代開始探討使用5-FU作為大腸癌輔助性化學治療的角色,當時並無法證實其療效。在1988年的一篇集合許多早期臨床試驗的综合分析中,1 5-FU對於大腸癌病患術後的存活,有著非常微小的幫助,但不具統計學意義。事後推測這些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試驗病患人數較少,病患對於治療的耐受力不足而無法接受完整治療,以及病患的分布不均。而後在兩個大型的臨床試驗中,研究5-FUlevamisole輔助性組合化學治療處方,發現可降低第三期病患約三到四成的復發機率,以及約三成的死亡率;然而對於第二期病患仍無明顯助益。2 90年代研究發現葉酸活性代謝物leucovorin(簡稱LV)5-FU合用,可增加對於胸苷酸合成酶的抑制。隨後用於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中,發現使用5-FU/LV組合處方的疾病反應率是單用5-FU的兩倍,並且整體存活情形也有改善。3 由於5-FU/LV處方在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的成功,醫界遂將其用於輔助性化療。使用靜脈注射5-FU/LV六個月作為輔助性化療,可使第三期大腸癌病患的5年無病存活率從42%提升至58%,而5年整體存活率更是由51%上升至61%。但是單獨對於第二期病患的分析顯示,5-FU/LV並不能改善其存活率。在1999年針對約1000名第二期大腸癌病人的IMPACT 2臨床試驗中,接受6個月的5-FU/LV輔助性化學治療的病患,相較於對照組有較佳的5年整體存活率(82% 比上 80%)及無病存活期(76比上73);但這些差異並未達顯著的統計學意義(兩種統計均為 p=0.06)4故回顧早期的經驗,使用5-FU為主幹的輔助性化學治療可改善第三期大腸癌病患的存活;然而對於第二期病患術後該不該常規使用5-FU輔助性化學治療,仍有爭議。5 因此醫界開始研究在第二期大腸癌病患中,是否有可預測復發機率的風險因子,來選擇需要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的病人;另一方面,新藥如抗癌妥、奧利沙鉑以及標靶藥物在輔助性化學治療的角色,也是研究的重點。

第二期大腸癌復發的高風險因子
進年研究顯示,某些大腸癌的臨床或病理特徵有助於預測第二期大腸癌病患發生復發的機率。這些特性包括分化不良的腫瘤,腫瘤侵犯到淋巴管或血管,神經周邊有癌細胞侵犯,T4 病灶,微觀下切除邊緣仍有腫瘤細胞,病人發病時有腸阻塞或腸穿孔,或是術前CEA數值較高者。另外大腸癌切除手術的完整性,也可能對病患的預後產生顯著的影響。其中淋巴結切除及檢驗數量不足已被證實與疾病死亡率增加有關。目前共識為當淋巴結切除及檢驗數量小於12顆時,病患所接受到的手術治療可能是不理想的,在癌症分期上有被低估的可能,而影響到輔助化學治療的給予與否。6目前美國21家癌症中心聯合組成的國際綜合癌症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建議,對於有下列高風險復發因子的第二期病患(包括分化不良,T4病灶,有淋巴血管侵犯,微觀下腫瘤切除邊緣不乾淨或無法判定,臨床上有腸阻塞或腸穿孔,淋巴結檢驗少於12)者,應考慮進行輔助化學治療,以降低病患大腸癌復發的機會。而隨著分子生物技術的進步,近年許多分子指標也被用於預測第二期大腸癌的復發機率。在2009年美國癌症醫學會中所發表的一篇研究中,發現不同的分子指標對不同期別的大腸直腸癌,有不同的預測預後的能力。在這個研究中,所選用的分子指標包括微衛星不穩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簡稱MSI)染色體第18對短臂異質性喪失(18q loss of heterozygosity 簡稱18qLOH)P53蛋白、胸苷酸合成酶及人類端粒脢反轉錄酵素(hTERT)表現量的多寡;SMAD4的喪失,以及 KRAS BRAF的突變情形。其中,腫瘤中微衛星不穩定性較高(MSI-H)18qLOH及胸苷酸合成酶表現量高的第二期大腸癌病患,其發生復發的機會較高;而腫瘤中有較高的P53蛋白及人類端粒脢反轉錄酵素的表現量,以及SMAD4喪失,則與第三期大腸癌病患復發有關(表一)7這項研究除了發現對於不同期別預測能力的分子指標似乎有所不同外,另外也再一次顯示大腸癌的病程演變是一連串基因變異的過程,而我們也應重新思考是否對不同期別的腫瘤給予不同的輔助性治療。

新一代化學藥物在第二期大腸癌的輔助性化學治療的角色
口服的氟尿嘧啶
口服的氟尿嘧啶在三十多年前就曾被使用,但被認為其藥效不如傳統靜脈給予的5-FU。主要的原因可能與腸道黏膜有較高濃度的氟尿嘧啶代謝酶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 (簡稱DPD),造成腸道吸收較差。所以近代研發新一代的氟尿嘧啶就有兩大策略來克服這個問題,一種是製造不被DPD代謝氟尿嘧啶的先驅藥物,代表藥物是capecitabine,另一種是同時使用口服劑型的氟尿嘧啶與 DPD抑制劑,代表藥物為Tegafur uracil
Capecitabine在針對第一線治療轉移性大腸癌的大型隨機臨床試驗中,以每次服用1250 mg/m2每天兩次,連續使用十四天,三週一個療程的給藥方式,被證實與靜脈輸注的5-FU/LV的效果相當。8而在第三期大腸癌術後的輔助化學治療的臨床試驗中,capecitabine 也被證實與5-FU/LV效果一樣好。9另一口服氟尿嘧啶Tegafur uracil含有口服氟尿密定(tegafur)DPD抑制劑(uracil)使得tegafur吸收利用率穩定,不易受腸道DPD代謝。如同capecitabine 用於臨床試驗一般, tegafur使用於轉移性大腸癌治療乃至於第三期術後輔助化學治療,都曾被證實與靜脈注射5-FU/LV相當。10然而目前都尚未有這兩種口服氟尿嘧啶,專門用於探討二期大腸癌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的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因此它們作為第二期大腸癌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的角色仍不清楚。

抗癌妥Irinotecan
抗癌妥(irinotecan)為一喜樹鹼(camptothecin)的半合成水溶性衍生物,是一前驅藥物,在體內代謝為有活性的SN-38。其抗癌機轉主要在抑制細胞內的第一型去氧核醣核酸拓墣酶(Topoisomerase I)Irinotecan單一藥物治療用於轉移性大腸癌病患的第二線治療,比起最佳支持性療法或5-FU連續輸注治療,中位整體存活時間約增加23個月。11抗癌妥與5-FU/LV併用也被證實對於轉移性大腸癌有延長存活時間的效果。12然而用於輔助化學療法時,發現不論irinotecan搭配每週靜脈短期輸注,或是超過24小時長時間連續輸注的5-FU/LV 處方,對於第二期及第三期手術後病患的無病存活率及整體存活皆無幫助。13另外值得注意的是,irinotecan5-FU/LV併用可能會加重毒性,如骨髓抑制、嚴重腹瀉等。故以目前的臨床經驗顯示,irinotecan不應該使用於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上

奧沙利鉑 Oxaliplatin
奧沙利鉑(Oxaliplatin)屬於新一代的鉑類衍生物,通過產生烷化結合物作用於DNA,形成鏈內和鏈間交聯抑制DNA的合成與造成細胞凋亡。Oxaliplatin5-FU/LV併用,已經證實對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具有療效。14目前已有數個大型臨床試驗,評估對於Oxaliplatin用於輔助性化學治療時的療效與安全性。其中之一的MOSAIC study中,總共包括2246個病人,其中40%為第二期大腸癌病患, 60%屬於第三期。所有病患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使用六個月的FOLFOX4 (即一種oxaliplatin倂用5-FU/LV的處方),另一組只接受5-FU/LV。經過約五年的追蹤後,第三期病患接受FOLFOX4治療的五年無病存活期較單用5-FU/LV者為佳(66.4 %比上58.9 % P = 0.005),顯示將Oxaliplatin用於輔助化學治療中,可減少第三期病患的復發機會並增加存活期。然而對於第二期病患而言,接受FOLFOX4之五年無病存活期雖較接受5-FU/LV者稍高(83.7比上79.9%),但卻未達到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258)15另外在NSABP study中,總共包括2407個病人,其中29%為第二期大腸癌病患,71%屬於第三期。所有病患也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5-FU/LV靜脈輸注(bolus)合併oxaliplatin,一組單用5-FU/LV治療。在接受oxaliplatin合併5-FU/LV的病患,有較佳的3年無病存活率(76.5%比上71.6% P = 0.004)16由這兩個大型臨床試驗的結果,我們已知以oxaliplatin合併5-FU/LV做為輔助性化療,可以改善大腸癌病患的無病存活時間。然而仍需要專一的臨床試驗,評估第二期病患接受術後輔助化學治療的效益,包括整體存活時間,無病存活時間與治療副作用的考慮。由於大腸癌病患復發時,大部分病患常常無法痊癒而死亡;而從包括18個大型臨床試驗,約2萬名病患的綜合分析中發現,3年的無病存活時間可能可以當作5年的整體存活的指標。所以現在許多的臨床試驗常以3年的無病存活時間來當做評估的依據。

標靶藥物
上皮生長因子抑制劑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血管新生抑制劑(Angiogenesis inhibitor)
上皮生長因子接受器(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簡稱EGFR)是位於細胞膜表面的一種蛋白質,屬於受體酪胺酸激活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家族的一員,可以將細胞外導致癌細胞生長、繁殖、以及抗凋亡的訊號傳遞到細胞內。研究顯示,高達百分之八十的大腸癌細胞膜上的EGFR呈陽性,顯示其在大腸癌的重要性。EGFR單株抗體cetuximab合併oxaliplatinirinotecan為主的處方,用於轉移性大腸癌的第一線或第二線的治療,皆有不錯的療效。17-19目前有一些評估cetuximab合併化學藥物,用於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的大型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結果還未得知。另外一種標靶治療藥物為Genentech公司研發的血管新生抑制劑-癌思停 avastin,它是針對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簡稱 VEGF)的單株抗體。Avastin20042月獲得美國FDA及在20052月獲得歐盟核准,成為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及第二線用藥。20 2009年第一個針對癌思停用於大腸癌術後輔助化學治療NSABP C08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2710名病患中(20%是第二期大腸癌病患,80%為第三期)使用一年癌思停合併六個月標準化學治療,並無法顯著減少大腸癌病患的復發情形。所以目前癌思停用於術後輔助化學治療,仍停留於臨床試驗階段,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討它在輔助性治療的角色。

結論
目前綜合許多大規模輔助化學治療的臨床試驗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術後輔助化學治療確實能改善第三期大腸癌病患的存活。所以第三期大腸癌病患術後,若身體狀況許可,應常規接受化學治療。而第二期大腸癌病患是否需要輔助化學治療,仍有許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需要前瞻性專門針對此族群病患設計的臨床試驗來解答此一問題。在臨床上治療第二期大腸癌病患時,應考慮病患的年齡,整體身體狀態,其他伴隨的疾病,以及腫瘤是否具有高復發風險的臨床病理特徵。並在與病患詳細討論後,說明治療的損益,來決定病患是否需要接受輔助化學治療                                      

參考文獻

   1. Buyse M, Zeleniuch-Jacquotte A, Chalmers TC. Adjuvant therapy of colorectal cancer. Why we still don't know. JAMA 1988;259:3571-8.
   2. Moertel CG, Fleming TR, Macdonald JS, et al. Levamisole and fluorouracil for adjuvant therapy of resected colon carcinoma. N Engl J Med 1990;322:352-8.
   3. Thirion P, Michiels S, Pignon JP, et al. Modulation of fluorouracil by leucovor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J Clin Oncol 2004;22:3766-75.
   4. Efficacy of adjuvant fluorouracil and folinic acid in B2 colon cancer.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Pooled Analysis of B2 Colon Cancer Trials (IMPACT B2) Investigators. J Clin Oncol 1999;17:1356-63.
   5. Gill S, Loprinzi CL, Sargent DJ, et al. Pooled Analysis of Fluorouracil-Based Adjuvant Therapy for Stage II and III Colon Cancer: Who Benefits and by How Much? J Clin Oncol 2004;22:1797-806.
   6. Wolpin BM, Meyerhardt JA, Mamon HJ, Mayer RJ. Adjuvant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CA Cancer J Clin 2007;57:168-85.
   7. Roth AD, Tejpar S, Yan P, et al. Stage-specific prognostic value of molecular markers in colon cancer: Results of the translational study on the PETACC 3-EORTC 40993-SAKK 60-00 trial. J Clin Oncol (Meeting Abstracts) 2009;27:4002.
   8. Hoff PM, Ansari R, Batist G, et al. Comparison of oral capecitabine versus intravenous fluorouracil plus leucovorin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605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J Clin Oncol 2001;19:2282-92.
   9. Twelves C, Wong A, Nowacki MP, et al. Capecitabine as adjuvant treatment for stage III colon cancer. N Engl J Med 2005;352:2696-704.
10. Douillard JY, Hoff PM, Skillings JR, et al. Multicenter phase III study of uracil/tegafur and oral leucovorin versus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J Clin Oncol 2002;20:3605-16.
11. Rougier P, Van CE, Bajetta E, et al. Randomised trial of irinotecan versus fluorouracil by continuous infusion after fluorouracil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Lancet 1998;352:1407-12.
12. Saltz LB, Cox JV, Blanke C, et al. Irinotecan plus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Irinotecan Study Group. N Engl J Med 2000;343:905-14.
13. Van CE, Labianca R, Bodoky G, et al.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comparing biweekly infusional fluorouracil/leucovorin alone or with irinotecan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stage III colon cancer: PETACC-3. J Clin Oncol 2009;27:3117-25.
14. Goldberg RM, Sargent DJ, Morton RF, 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fluorouracil plus leucovorin, irinotecan, and oxaliplatin combin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J Clin Oncol 2004;22:23-30.
15. Andre T, Boni C, Mounedji-Boudiaf L, et al. Oxaliplatin,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as adjuvant treatment for colon cancer. N Engl J Med 2004;350:2343-51.
16. Kuebler JP, Wieand HS, O'Connell MJ, et al. Oxaliplatin combined with weekly bolus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as surgical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stage II and III colon cancer: results from NSABP C-07. J Clin Oncol 2007;25:2198-204.
17. Bokemeyer C, Bondarenko I, Makhson A, et al. Fluorouracil, leucovorin, and oxaliplatin with and without cetuximab 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J Clin Oncol 2009;27:663-71.
18. Van CE, Kohne CH, Hitre E, et al. Cetuximab and chemotherapy as initial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09;360:1408-17.
19. Sobrero AF, Maurel J, Fehrenbacher L, et al. EPIC: phase III trial of cetuximab plus irinotecan after fluoropyrimidine and oxaliplatin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J Clin Oncol 2008;26:2311-9.
20. Hurwitz H, Fehrenbacher L, Novotny W, et al. Bevacizumab plus irinotecan,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04;350:233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