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大腸癌高風險者 30歲做大腸鏡 (蘋果日報 20130422)

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大腸癌病患總人數位居所有癌症之冠,每年約有1萬人罹患大腸癌,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賴基銘醫師表示,許多大腸癌患者直到中晚期才出現症狀,若是腫瘤發生在左側大腸,由於此處大腸的直徑較寬,較容易出現大便變細的情形。
若是腫瘤發生在右側大腸,此處直徑較窄,表現出來的症狀多為輕微出血,患者會有些微貧血症狀,但症狀都不算明顯,因此篩檢格外重要,尤其若有大腸癌家族史,更要提早防範,建議從30歲起就可定期檢查,約2~3年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



檢查前勿吃豬血

賴基銘醫師表示,一般人建議50歲後每2年進行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檢查前要避免吃豬血、鴨血或牛排等食物,以免糞便中有動物血液影響判讀結果。
若經常吃油膩食物、又沒有運動習慣、生活作息不正常,則建議提前至40~45歲檢查。
而有相關家族史更要提早至30歲,且應直接做大腸鏡檢查,約2~3年做一次;若已有腸息肉,則要每年檢查一次。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